本文作者:author

高盛预言美国崩盘在即?45%衰退率吓坏华尔街!

author 04-10 646 抢沙发
高盛预言美国崩盘在即?45%衰退率吓坏华尔街!摘要: 高盛的衰退预警:是杞人忧天还是迫在眉睫?关税大棒下的经济阴影:高盛大幅上调衰退概率高盛最近又开始敲响警钟了,而且这次的声音格外刺耳: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直接从让...

高盛的衰退预警:是杞人忧天还是迫在眉睫?

关税大棒下的经济阴影:高盛大幅上调衰退概率

高盛最近又开始敲响警钟了,而且这次的声音格外刺耳: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直接从让人稍微有点紧张的35%飙升到了让人坐立不安的45%。不仅如此,他们还狠狠地下调了对2025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的预期,从原本就显得有些疲软的1.0%直接砍到了可怜的0.5%。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在高盛看来,就是那根高高举起的“关税大棒”。特朗普政府搞出来的“对等关税”力度,显然是大大超出了市场之前的预期,直接导致金融环境骤然收紧,原本还算平稳的经济航船,一下子就面临了触礁的风险。

我不禁要问,高盛这次的预警,究竟是故弄玄虚,还是真的看到了危机逼近?要知道,这些华尔街的精英们,预测失灵的情况可不少见。但这次,他们似乎格外严肃,甚至有些悲观。他们真的掌握了什么我们看不到的关键信息吗?还是仅仅在用“衰退”这个词,来博取眼球,制造恐慌,然后从中渔利?

不只是关税:海外抵制与政策迷雾的双重夹击

别以为只是关税在捣乱,高盛的报告里还提到了另外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海外消费者对美国商品和旅游的抵制情绪,二是挥之不去的政策不确定性。

想象一下,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商品,因为关税太高卖不出去,好不容易吸引来的游客,因为抵制情绪而不愿光顾。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耳光,而且还是左右开弓。高盛预计,这种抵制情绪将在2025年对美国GDP增长造成额外的0.1到0.2个百分点的拖累。

更让人头疼的是,现在的政策不确定性,简直像一团迷雾,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会儿说要加税,一会儿说要减税,一会儿又冒出个新的贸易协议。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让企业根本不敢放手投资,生怕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高盛估计,未来一年资本支出增长可能因此减少约5个百分点,甚至可能波及到就业市场。

4月9日:一场关于美国经济命运的豪赌

4月9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在高盛的眼中,却成了一个决定美国经济命运的关键节点。因为原定于这一天生效的大部分关税措施,如果真的被实施,那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高盛的报告里明确指出,如果白宫真的在4月9日实施大部分或全部拟议的关税措施,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最终可能会攀升到约20个百分点。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高盛毫不客气地表示,他们将不得不把基准预测调整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这简直是一场豪赌!赌注是整个美国经济的未来。白宫究竟会选择悬崖勒马,还是孤注一掷?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美联储的无奈:预防性降息能否力挽狂澜?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美联储也坐不住了。高盛预计,即使在非衰退的基准情景下,美联储也会被迫提前采取“保险式”降息措施,最早可能在今年6月就开始降息,而且还可能连续降三次,每次25个基点。

而在衰退情景下,美联储的降息力度可能会更大,未来一年内甚至可能降息约200个基点。

但问题是,降息真的能拯救美国经济吗?要知道,降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刺激经济增长,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美联储的决策者们,现在恐怕也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

高盛的“狼来了”:这次是真的吗?

数据背后的恐慌:高盛为何如此悲观?

高盛的分析师们,向来以数据说话。但这次,他们似乎不仅仅是依赖冰冷的数字,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恐慌的情绪,来解读美国经济的走向。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悲观?

或许,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微变化,汇聚成了一股无法忽视的下行力量。比如,企业投资意愿的持续低迷,消费信心的缓慢下滑,以及全球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这些因素,单独来看可能影响不大,但一旦叠加在一起,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高盛在“危言耸听”的可能性。毕竟,华尔街的生存法则就是制造恐慌,然后趁机低价吸筹,高价抛售,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但无论如何,高盛的预警都值得我们警惕,至少它提醒我们,美国经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稳固。

消费者的反击:抵制情绪真的会扼杀经济?

消费者是经济的晴雨表。如果消费者捂紧钱包,不敢消费,那经济必然会受到重创。而现在,海外消费者对美国商品和旅游的抵制情绪正在升温,这无疑给美国经济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想想看,如果欧洲的游客不再来美国度假,中国的消费者不再购买美国的产品,那美国的旅游业和出口贸易将会遭受多大的损失?这种抵制情绪,不仅仅是出于对关税的抗议,更是一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反击。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抵制情绪的影响。毕竟,美国经济的体量足够大,自身的韧性也足够强。但这种趋势,无疑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代表着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政策不确定性:企业投资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企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如果企业不敢投资,那经济必然会失去活力。而现在的政策不确定性,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企业头上,让它们不敢轻举妄动。

今天出台一个政策,明天又推翻一个政策,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让企业无所适从。它们不知道该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不敢贸然投入资金。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会抑制企业投资,还会影响就业市场的稳定,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美国政府应该意识到,稳定的政策环境,是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如果继续奉行这种“推特治国”的模式,那只会让美国经济陷入更加混乱的境地。

美联储的进退两难:降息是解药还是毒药?

保险式降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面对高盛的衰退预警,美联储似乎也有些坐不住了,开始考虑采取“保险式”降息措施。这种降息,就像是给经济打一针预防针,希望能够避免经济陷入衰退的泥潭。

但问题是,这种“保险式”降息真的有效吗?要知道,降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结构性矛盾,而不是流动性不足,那降息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更何况,美联储的决策者们,现在也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他们需要刺激经济增长,避免衰退;另一方面,他们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卷土重来。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让他们的决策变得异常艰难。

市场反应:投资者已经开始恐慌性抛售?

高盛的衰退预警一出,市场立刻做出了反应。股市下跌,债市上涨,投资者开始恐慌性抛售风险资产,转而涌入避险资产。

这种市场反应,就像是地震前的预兆,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投资者们已经开始担心,美国经济真的要陷入衰退了,他们纷纷选择抛售股票,购买债券,以求自保。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解读这种市场反应。毕竟,股市的波动是常态,投资者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这种趋势,无疑值得我们警惕,因为它反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正在加剧。

降息的副作用:通胀卷土重来?

降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刺激经济增长,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美联储过度降息,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那通货膨胀很可能会卷土重来,甚至可能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想象一下,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们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这种情景简直是噩梦。美联储的决策者们,必须 carefully 权衡降息的利弊,避免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而牺牲长期的价格稳定。

更何况,现在的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加剧,这些因素都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美联储的决策者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各种风险因素,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以确保美国经济的稳定。

衰退的另一种解读:一次“挤泡沫”的机会?

刺破资产泡沫: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与其将衰退视为洪水猛兽,不如将其看作一次“挤泡沫”的机会。长期以来,美国的资产市场积累了大量的泡沫,房地产、股市、债市,到处都充斥着虚高的价格。而衰退,恰恰可以刺破这些泡沫,让资金从虚拟经济流向实体经济。

当资产价格下跌时,投机者会遭受损失,而投资者会变得更加谨慎。资金会从高风险的资产中撤出,转而投资于更稳健的领域,例如制造业、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领域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金融游戏。

衰退可以迫使市场回归理性,让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率,让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当然,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但长远来看,对美国经济是有益的。

加速产业升级:倒逼企业创新求变

衰退也可以倒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往往缺乏变革的动力,它们更愿意躺在舒适区里,享受现有的利润。而当经济形势恶化时,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衰退可以淘汰落后的产能,让资源向更具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这些企业会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衰退是企业的一次大考,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甚至逆势增长。

美国的产业升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继续依赖传统的制造业和消费模式,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弱。而衰退,恰恰可以成为加速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重新审视全球化:寻找更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当前的全球化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国家过度依赖出口,而另一些国家则过度依赖进口。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和经济危机。

衰退可以迫使各国重新审视全球化,寻找更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各国应该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同时,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避免采取单边主义的政策,从而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全球化的模式需要不断完善。衰退可以成为一个反思的机会,让各国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秩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4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