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关税闹剧?美股熊市狂欢?谁在混淆视听?解密市场真相与未来走向

川普的关税边缘政策:一场闹剧还是真威胁?
中美贸易谈判: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川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在我看来,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场用关税大棒敲诈勒索的真人秀。他声称与中国进行了“超过200场”贸易谈判,简直是把全球经济当成了他个人的游乐场。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回应更是直截了当,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他的谎言:“中美之间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更是对川普政府诚信的公开质疑。
政治分析人士还在那边装模作样地分析什么“低级别沟通”,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低级别沟通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过是双方摆摆样子,各说各话罢了。指望在这种氛围下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简直是痴人说梦。贸易禁运已经拖累了经济增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摧毁全球贸易体系的根基。
华盛顿与北京的口水战:谁在混淆视听?
那么,到底是谁在混淆视听?在我看来,双方都有责任。川普政府惯于通过虚张声势来获取谈判筹码,而中国政府则试图通过保持沉默来避免事态升级。这种“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的局面,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化。事实上,中美贸易争端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双方都试图通过贸易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而最终的受害者,却是全球经济和普通消费者。

市场反弹的虚假繁荣:一场熊市前的狂欢?
风险资产的短暂回春:背后隐藏的危机
美股上周创下年内第二大单周涨幅,一片歌舞升平,仿佛世界已经恢复了秩序。然而,这种“回稳”在我看来,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是熊市到来前的一场盛大狂欢。多數非美元宏觀資產也收復了自「解放日」以來的大部分跌幅,這難道意味著一切都好起來了嗎?别傻了,这只是市场在缺乏进一步利空消息时的惯性反弹,是资本的逐利本性在作祟。
波動率和信貸利差也出現了類似的復蘇,昂貴的尾部對衝陸續到期,最壞的情境(至少目前)尚未發生。 这难道不是更值得警惕的信号吗?当所有人都认为危机已经过去时,真正的危机往往才刚刚开始。我甚至可以预见,风险市场可能会先进一步走高至“不合逻辑”的水平,然后才会迎来真正的崩盘。这种“不合逻辑”的上涨,正是熊市最具迷惑性的地方,它会引诱更多人入场,最终被套牢在高位。
全球供应链的断裂:经济增长的慢性毒药
随着各国纷纷切断彼此供應鏈上的依賴,贸易关系的破裂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损害是确实存在的。这种脱钩的代价是巨大的,它不仅会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效率,还会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化曾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现在却变成了阻碍增长的绊脚石。如果未来几年美国经常帐赤字情况开始逆轉,全球投資組合也將重新評估對美元的依賴。这种改变,也许是痛苦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更加fragmented(分裂的)世界,并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

衰退信号的混乱:市场先生的迷惑行为
信贷利差与小型股的背离:谁更接近真相?
有趣的是,从历史模型推算,目前信贷利差定價所隱含的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仅有 20% 左右,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信贷市场向来以稳健著称,但这次却明显与现实脱节。另一方面,小型股的疲弱表现则反映出约 70% 的衰退可能性,这才是更接近真相的信号。小型股对经济的敏感度更高,它们的表现往往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经济的真实状况。而美国国债与 SPX 指数则基本上呈现“五五波”,这说明市场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多空双方仍在激烈的博弈。
不同资产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本身就说明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乐观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各种经济指标,才能避免在未来的危机中受到重创。
美国国债的坚挺:被夸大的崩溃论
目前来看,市场正逐渐恢复正常,就連美國國債也迎來了近兩年來最大規模的四周資金流入,這简直是黑色幽默!长期以来,总有人在鼓吹美债即将崩盘,但事实却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种论调是多么的荒谬。投资者纷纷在经济即将放缓前与现时通胀压力持续降温之际大举买入債券,这说明美债仍然是全球投资者眼中最安全的避风港。
如我们长期读者所熟知的,对于美债即将崩盘的担忧总被大幅夸大,事实上,私部门持有的美债规模在 2024 年持续增加,抵消了官方(中央银行)减持的影响,非美国投资者的持有的水位也依然维持在相对高档。这说明美债的需求依然强劲,其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债是绝对安全的,但至少目前来看,崩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资金流动的诡异:黄金失宠,美元遭殃
黄金的陨落:避险光环褪色?
上周二黄金市场出现了逾 14 年来最大单日资金流出,交易商报告指出当日净卖出超过 13 亿美元。这简直是令人震惊!曾经被视为终极避险资产的黄金,如今却遭到了投资者的抛弃。难道是黄金的避险光环已经褪色了吗?我认为,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随着市场风险情绪的回升,投资者开始重新拥抱风险资产。其次,比特币等另类资产的崛起,也分流了部分黄金的需求。最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也对金价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但无论如何,黄金的陨落都值得我们警惕。它说明市场的情绪变化是多么的迅速,也说明传统的避险资产并非永远安全。
美元的困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岌岌可危
同样地,美元指数在本届美国总统上任的首 100 天表现疲弱,迎來史上最差开局,兌主要貨幣跌幅超過 10% ,表现甚至比 1973 年 Bretton Woods 体系瓦解时还要糟糕。这简直是令人担忧!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的疲软不仅会影响美国的经济,还会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元走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美国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负面影响,以及其他国家货币的崛起等等。
沙特的财政危机:谁来填补美国的债务黑洞?
更雪上加霜的是,即便油价达到每桶 80 美元,沙特阿拉伯的财政状况也可能从资金贷款方恶化为借款方,使得这个全球最大过剩资本来源之一消失,引发市场对于未来美国庞大债务规模如何持续获得资金支持的疑虑。这简直是火上浇油!沙特是美国重要的战略盟友,也是美国国债的重要买家。如果沙特陷入财政危机,并开始抛售美债,那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美国长期以来依靠借债来维持经济增长,但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美国不能有效控制债务规模,那么未来的危机将不可避免。

比特币的狂飙:避险新宠还是泡沫幻影?
BTC:特朗普时代最佳单周表现?
Bitcoin 成为美元疲弱行情下的主要受益者, 4 月份的表现超越了 Nasdaq 指数与黄金,迎来自 Trump 当选后最佳单周表现之一。 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曾经被视为投机工具的比特币,如今却成了避险资产,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吗?当然,比特币的上涨并非没有原因。美元的疲软、通胀的压力,以及地缘政治的紧张,都推动了投资者涌入比特币。但更重要的是,比特币已经逐渐被主流社会所接受,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配置比特币。
另类避险资产叙事的兴起:一场彻底的投资转向
BTC 作为另类避险资产的叙事持续增长,从其主导地位自 2023 年以来稳步上升的趋势可见一斑,这反映的是投资叙事的彻底转变,而非单纯由市场 FOMO 情绪驱动的现象。 这说明投资者正在寻找新的避险工具,而比特币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与传统的避险资产相比,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稀缺性、易于交易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比特币成为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ETF 资金的回流:价格突破下行趋势线
随着市场风险情绪改善,ETF 资金流入也出现复苏,连续 6 个交易日录得净流入,从第一季度的低迷中恢复过来,价格也突破了 88 k 附近的下行趋势线。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说明投资者对比特币的信心正在恢复。ETF 资金的回流,不仅会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还会提高比特币的市场流动性,使得比特币更容易被投资者所接受。

DeFi原生领域的FOMO情绪将出现?
M2 货币供应量增加:是比特币上涨的推动力吗?
近期市场上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论述,认为 BTC 即将因 M2 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延迟反应而上涨。 尽管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因为数据背后存在更多复杂细节。 M2 货币供应量增加确实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比特币作为一种抗通胀资产,可能会受益于 M2 增加,但这并非是决定比特币价格的唯一因素。 影响比特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市场情绪、监管政策、技术发展等等。 因此,将比特币价格上涨完全归因于 M2 增加,是过于简单化的。
TradFi 投资者的涌入:加密货币市场的新希望?
与此同时,我们也预期 FOMO 行为有所回归,但不一定会出现DeFi原生领域,近期 Cantor、SoftBank 与 Tether 合作的 Bitcoin SPAC 已经吸引到大量 TradFi 投资者的关注。 需特别留意,FOMO 情绪更可能由 TradFi 市场回流到加密货币市场,而非相反。 随着与加密货币挂钩的产品在传统交易平台上日益普及,未来的行情热潮可能由主流投资者行为所推动。 这无疑是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福音,它说明加密货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所接受。 TradFi 投资者的涌入,不仅会带来更多的资金,还会带来更成熟的投资理念和风险管理经验,这将有助于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 TradFi 投资者的过度参与,这可能会导致加密货币市场变得更加中心化和机构化,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去中心化特性。

本周市场展望:数据风暴来袭,财报季见真章
宏观数据:GDP、通胀与非农就业,谁主沉浮?
展望本周,美国与欧洲将公布最新 GDP 数据,欧洲地区也将有其他通胀指标出炉,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则预定于周五发布。 日本央行预计将于周四会议上维持利率在 0.5% 不变,而美联储则已进入 5 月 7 日会议前的缄默期。 这一系列宏观数据,无疑将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GDP 数据将反映经济增长的状况,通胀指标将影响货币政策的走向,非农就业报告将揭示就业市场的健康程度。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这些数据,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在我看来,这些数据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 例如,如果 GDP 数据强劲,但通胀指标也居高不下,那么美联储可能会继续加息,从而对股市构成压力。 反之,如果 GDP 数据疲软,但通胀压力有所缓解,那么美联储可能会暂停加息,甚至开始降息,从而利好股市。 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数据,而要综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市场未来的走势。
企业财报:Mag-7 的命运,市场的晴雨表
在股市方面,本周有超过一半的 Mag-7 成员(Microsoft、Meta、Amazon、Apple)将公布财报,而企业 EPS 预测已大幅下修。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本周的财报季将至关重要,Mag-7 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市场的整体情绪。 如果 Mag-7 的财报普遍不及预期,那么市场可能会出现大幅回调。 反之,如果 Mag-7 的财报超出预期,那么市场可能会继续上涨。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